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的有关决定,沿河自治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何友平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份沉甸甸的殊荣,既是对他在医学道路上二十余载辛勤耕耘的肯定,更是他作为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的有力佐证。
2000年,何友平从贵阳中医学院(2019年更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毕业,成为了土家山寨里科班出身的中医。到沿河自治县人民医院工作的第一天,院长的那句“全县的中医传承就看你们了”,成了他二十多年临床生涯的注脚。
何友平带领仅6人的团队从基础做起,为患者建起了诊疗档案;以疗效为目标率先在铜仁全市综合医院成立独立中医病房,实现中医治疗率100%,显著提升社会效益与患者满意度。
2016年,团队创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2018年成为市级重点专科。何友平本人也获评“贵州省中医名医传承指导老师”、铜仁市市级重点专科中医科学科带头人、铜仁市首批“三名”工作室主持人、铜仁市名中医、沿河“县管专家”、沿河首批“优才卡获得者”等荣誉。
何友平深知,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传承,更在于创新。面对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颈肩腰腿痛高发问题,他意识到传统疗法的局限,便带队赴北京学习针刀微创技术,回院后率先开展“针刀+臭氧”联合治疗。
何友平将土家医药的“刨药疗法”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提出“攻—补—疏—调”四步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何氏流派”与“何氏刀法”,曾被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了不起的中医”栏目组特邀拍摄。这些年,团队共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申报6项实用新型专利,参编《中医科常见疾病诊疗方案》,编写《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医药质量控制标准》,成为基层中医诊疗的参考。
何友平还非常看重团队的“温度”。他多次带领科室中医团队前往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参加培训学习,这些年,培养了2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带教实习医生时,他总是强调:“中医是有温度的医学。”他自己也常常为科室暂时有困难的病人垫付医药费,叮嘱团队成员要本着医者仁心的态度治病救人,把病人当家人一般关心关爱。
2022年冬天,一位老人因中风后遗症住院,管床医师小陈每天帮他打饭、擦身。出院时老人拉着她的手说:“闺女,你比亲闺女还亲。”这样温暖的场景,在他带领的科室里并不罕见。
何友平在荣誉等身的情况下,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政协委员。他积极参加县政协组织的各种调研视察活动,并认真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积极履职尽责。他参与了医药卫生界委员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体制运行情况的调研,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基层医疗卫生体制运行情况调研报告》贡献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在调研中,他了解到城区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后,撰写了《关于在新建小区修建配套幼儿园的提案》,详细阐述了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具体建议。这份提案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得到了高效办理,有关部门决定在城区新增小区配套幼儿园四所,有效缓解了县城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何友平还常态化带领团队下乡开展义诊,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坐诊、教学查房和诊疗技术指导等工作,并对卫生院和村医进行集中培训,为服务基层群众健康、弥补沿河自治县基层中医人才不足问题作出了贡献。
“我的使命,就是要让中医被更多人了解,并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让中医的学术精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何友平感慨地说。
扎根基层,守正创新,让岐黄之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正是这位土家汉子对中医最朴素的热爱与坚守。
主办单位:铜仁市卫生健康局 邮箱:trsrkjs@163.com 联系电话:0856-5282068
黔ICP备19005268号-1 贵公网安备 5206020200015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6000039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